2007-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-橡胶树气刺微割技术研究

  作者: 科技处   来源: 未知  日期: 2017-05-04   点击:        打印  ] 我要分享
    本成果主要研究内容有气刺微割的割胶技术、刺激技术和刺激设备三部分。通过10年的研究,割胶技术主要在割线长度、割胶频率、割胶部位等方面取得数据;刺激技术主要在刺激强度、刺激频率、剌激面积、刺激时间、刺激设备的安装等方面取得了数据;刺激设备主要在气室设计方面取得了样品。同时进行了7-10 年的连续生产性试验观察,对干胶质量、树皮结构和胶乳生理状态三方面的性能进行了测试,结果表明,该项技术对橡胶树的安全产胶和生长没有不良影响。
    该项技术的特点有三个:
    高产性: 平均株增产最高可达到28.5 %,年增1.lkg,以每公斤15元计,每年每株增加16.5元的产值。
    高效性: 根据割胶速度研究,在海南八一总场测定的割胶速度是5.26 株/分钟;云南热带作物研究所的测定的平均割胶速度是3.97 株/分钟,对照是1.83 株/分钟。也就是说,割胶速度可以大幅度提高,现在生产单位的割胶岗位是每个树位大约300株左右,如采用气刺微割技术,每个胶工的割胶岗位至少可以扩大一倍,达到800株。效率将提高一倍以上。
    安全性: 其一,树皮解剖学研究表明,长期施用乙烯气体剌激,产胶组织能保持正常。其二,在八一总场的一个332株橡胶树上进行的连续10年观察,到现在没有一株树因为死皮而停止割胶,证明此采胶技术不会造成大量死皮树增加。其三,胶乳诊断研究表明,在长期施用刺激后,橡胶树的生理参数正常, 说明胶树健康。其四, 胶乳质量检测证明,干胶各项理化指标符合标准。
    创新点在于研制出软体圆形气室和总结出橡胶树气刺微割技术要点。
    推广应用情况:
    已在本院和海南、云南、广东三省农垦系统建立了5 个示范推广点,示范面积达到625亩。目前全国可采用此技术的15龄以上的开割胶树有27.9 万公顷, 随着乙烯气源的解决和剌激技术的日趋成熟,推广应用前景看好
     
    Baidu
    map